幼兒教育

【孩子越說越故意】1-12歲孩子故意行為如何教?越跟孩子說不 孩子越要做 要怎樣引導孩子改善故意行為(心得筆記)

孩子越說越故意

孩子老是做危險動作,跟他說不行,卻不以為意,叫他用走的,卻喜歡用跑的,這樣越說越故意行為,狀況百百種,而看到孩子各種的不配合與唱反調,讓做父母的頭痛萬分,也常惹的父母怒氣衝天,到底為什麼孩子會有越說越故意的情況?那就跟小孩的發展模仿成人的行為有關,我們就一起來細細探討。

為什麼處罰都沒效?

1.不冷靜處罰

當父母帶有情緒,也會影響到孩子,這時雙方的情緒都上來後,就無法教導孩子任何事情。

2.不具體指正

叫你不要用妹妹,每次都要用妹妹,下次再用我就怎樣…….,這樣的方式會讓孩子想要反駁,所以我們所要做的就是當下孩子犯了什麼錯,就直接指正他錯誤的地方即可。

3.缺法冷靜區引導

當孩子情緒上來時,成人要處罰他,必須擁有一個冷靜區,在那裡面進行處罰,成效會比較好

4.孩子不覺得自己有錯

孩子不服氣,覺得自己沒有錯,在這樣的情況下,就不會改正。

1~12歲的故意行為、如何教?

1歲:

故意行為:

想要引起大人的注意力。

如何教:

《隔離法》

1.隔離物品:將孩子丟掉的物品收起來,讓他了解故意丟物品會被收起來。

2.父母隔離:孩子丟東西是為了吸引父母注意,這時父母若離開,孩子了解沒辦法吸引父母注意,就會在

再繼續丟。

2歲:

故意行為:

不想被大人控制,所以會堅持己見,喜歡證明自己的能力,也常會跟大人說『不要』。

如何教:

《選擇法》

吃飯時間,讓孩子選擇,要先吃菜孩是先吃肉?或玩玩具時間,詢問孩子要玩洋娃娃孩是要玩積木?

給予孩子選擇,並鼓勵他選擇很好,不能讓孩子覺得他在聽你的話。

《認同法》

認同孩子選擇的物品或做的決定,並說出來,讓孩子了解你懂他。

3歲:

故意行為:

不信邪的年紀,並尋求感官的刺激,也尋求不聽話的刺激,有冒險氾濫、實驗心理的精神,是沒有危機意識的年紀。

如何教:

《目標設定法》

外出時,孩子不喜歡被牽手,可以告知他過馬路時需要牽手,當過完馬路,到人行道上安全的時候,就可以不需要牽手。

《小幫手法》

到賣場買東西時,可以給孩子保護成人的物品,讓他有事做,擁有保護東西使命感,這樣孩子就不會隨意亂跑。

4歲:

故意行為:

是個好奇寶寶,對於自己的主見強、但自我控制力不純熟,不相信大人說的話都是對的。

如何教:

《平行法》

我現在要這東西,我們可以一起來研究,你可以幫我按這幾個按鈕嗎?(讓孩子做比較簡單的部分)

最後成人在做比較複雜的部份。

5歲:

故意行為:

唱反調時期,但唱反調是有目的性,成人需要找尋原因(如:不服氣、證明自己能力…等)。

如何教:

《正向說話術》

1.可以跟孩子說,我知道你無聊,但你一直吵,我只會更慢去陪你,你能在等我一下嗎?

2.我知道你有想做的事,但是你應該也有記得,你該做什麼事?

6-7歲:

故意行為:

尋求認同與肯定,討厭否定

如何教:

《陪他找方法》

媽媽陪你一起想辦法解決這些事。

《正向檢討》

利用問句來代替肯定句與命令句,如:你覺得下次要怎麼做才會比較好?

8-12歲:

故意行為:

思考、思辨能力急速提升,追求獨立,也不覺得你的話是對的,為什麼要聽你的?

如何教:

《空白時間》

當孩子覺得什麼都無所謂,就是因為他太忙了,那就需要讓孩子有個空白時間,讓他休息,在這時間裡,可以得到比較多快樂與正向情緒。

《親子對話時間》

喚起孩子小時與父母對話的時刻,這樣才能讓孩子放下防禦,好好訴說他內心的聲音。

總結

教導孩子是一條漫長的路,有時候也會有些挫敗感,所以必須常充充電,讓自己多學習,要用什麼方式教導孩子會比較好,也需要瞭解孩子的心理與發展階段,當父母瞭解到孩子處於哪個階段時,才能對症下藥,做處合適的應對方法。

我們都知道,處罰與打孩子是最快速與有效的方法,但這樣的處理方法,只是讓孩子懼怕,進而不去做成人不喜歡的事情,並不是真的去改進,與其如此,不如教導他們正確的觀念,讓他們瞭解到父母的用意,進而改善他們的行為。

但是也瞭解,孩子有很多行為並不是我們所能掌控,有時看到他們的一些行為,真的會讓我們一秒暴怒,瞬間變成恐龍父母,而且現在的父母,普遍都還蠻忙碌,有時回家後就很疲憊,根本無法和孩子好好說話,但這也是我們所要學習的地方,先穩定好我們的情緒,這樣也才能教養出情緒好的孩子。

如果我的文章對你有幫助,可點下圖贊助我喔~謝謝!

發佈留言

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。 必填欄位標示為 *